今年是澳门回归25周年,1999年出生的何超欣与澳门特区同岁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从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,她选择投身应对气候变化事业,担任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(GAUC)首席青年官,并多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,把中国青年的声音带到国际舞台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未来,何超欣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澳门与北京之间的“桥梁”,带动更多澳门青年来到内地,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对外交流中,更好发挥澳门与葡语国家的“精准联系人”的作用。

 

让更多的人听到中国声音
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何超欣与北京初次“相遇”的时候只有5岁。当时,她跟随父母来北京参加活动,还体验了一把“不到长城非好汉”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此后,她在英国读中学,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本科,并获得管理学与建筑学双学士学位,又来到北京,进入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毕业后,何超欣担任了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(GAUC)首席青年官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由清华大学在20191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牵头发起,于20195月正式成立,联盟成员遍布六大洲,目前由来自中国、美国、法国、英国、南非、印度、巴西、日本、澳大利亚九个国家的15所世界一流大学组成,包括伦敦政治经济学院、麻省理工学院、东京大学等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何超欣说,吸引她留在北京的,除了这座城市浓厚的历史底蕴,还有“拼”的工作氛围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“我觉得在北京就很有冲劲,我身边朋友同学都很拼,大家都很努力的时候,我就会觉得我也应该这样,我也要做点有意义、有价值,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。”何超欣说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致力于通过联合研究、人才培养、校园行动、社会实施和公众参与来应对气候变化挑战,活动累计吸引了超过3亿全球青年参与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在何超欣的微信朋友圈,转发最多的是与气候变化相关议题的新闻,她还拍摄了多条与环保、减塑相关的内容,向公众传递对气候变化和环境议题的关注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“选择投身到应对气候变化事业当中,希望能够帮助我们的世界、我们的地球家园能够有更加绿色、美好的未来。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,听到中国的声音,看到我们在做的事情。”何超欣说。



投身应对气候变化事业



        作为联盟首席青年官,何超欣已经三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,带领青年学生现场见证和追踪各方谈判,在国际舞台分享中国案例和成果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今年11月,在阿塞拜疆第二十九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(COP29)上,何超欣主持了联盟年度“气候变化协同”高级别活动、“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发布会”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她还与其他青年代表一起进行巡馆活动,带着富有中国特色的纪念品,拜访巴西、马来西亚、以及东道主阿塞拜疆等二十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展位,传递中国青年希望与全球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,并身着融合可持续理念与民族传统的服饰上演时装秀,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服饰在可持续方向的前沿探索。

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现在做的事情其实是绿色人才培养。”何超欣说,青年们通过参加联盟活动,更加牢固树立绿色、低碳、可持续发展理念,还有部分青年已经成为了一些国际组织的成员,亲身参与到了文书书写或政策建议中。



成为连接澳门与北京的“桥梁”


        回归25周年,澳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在何超欣看来,最明显的变化是作为澳门人幸福感的不断增强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她希望,未来的澳门可以变得更加智能和绿色。她自己则可以成为澳门与内地之间的“桥梁”,带动更多澳门青年来到北京或者其他内地城市,感受和了解中国文化,并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对外交流中,做好中国与葡语国家的“精准联系人”。


来源:北京青年报


| 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

 

视频 | 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谦


点赞(4567) 打赏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